当我们提到“鱼米之乡”,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江南。
然而,鱼米之乡的桂冠,可不止江南一处。湖北江汉平原,四川成都平原,鄱阳湖、洞庭湖流域等,都是传统意义上的鱼米之乡;尤其是大湖北,她不仅物产丰隆、水系发达,还有一句古语做最佳证明:“湖广熟,天下足”。
历史上的湖广省,下辖今湖北、湖南两地,明代以来开启大规模围湖造田、湿地改造,造就了“湖广熟、天下足”的盛名。湖北的富饶,由山与水共同孕育。她拥有近1200条大小河流,以及千余个湖泊,是真正的“千湖之省”,监利稻米、洪湖莲藕、潜江小龙虾名震天下;山地、丘陵占湖北总面积的80%,让她不仅蕴藏着大量水能资源,来凤藤茶、恩施土豆、野蜂蜜等一众山货,更是人间翘楚。
中华上下五千年,从楚文化到天下腹,再到近代烽火、工业奇迹,湖北荣耀满身、面孔众多,以至于我们似乎忽略了,她鱼米之乡的身份与精神。湖北,一面是群山,一面是细水。有江湖的地方,就有生生不息的人。春秋时代,楚人在郢都(今荆州)开凿运河,连接两江;明清以来,人们在湖北大规模围湖造田,让野生的湖泊沼泽,成为鱼米之乡;围湖之田,称为垸田,如今湖北有1200多个带“垸”字的地名,便是无数伟大先民的遗产。
湖北的深厚历史,以人与水的进退、共生为主轴。垸田最大限度利用了湖沼,创造了明代以后“湖广熟、天下足”的农业奇迹,却也缩小了湖群,不利于防洪排涝。直到新中国建立,葛洲坝、三峡枢纽、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工程,保障了长江中游以下区域的安全,让人、水、粮和谐共生,才有真正的“湖广熟、天下足”。作为全国13个主要产粮省之一,湖北18.5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处处是“粮稳天下安”的农忙礼赞。秦岭-淮河线贯穿湖北,她身处小麦与水稻产区的过渡带,早在数百年前就实现了稻麦共作,现代更实现了三季稻种植,得以担起“天下粮仓”的重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