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我国持续推进反食品浪费工作,出台标准规范,开展“光盘行动”,加强监督执法,节约粮食、倡导“光盘”已渐成社会共识,但浪费粮食现象仍然存在。
近日,以“储备安全科学减损”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启动,用科技守护“大国粮仓”成为网络热词。《瞭望》新闻周刊记者沿着粮食产业链,探访如何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发力节粮减损,守护好中国饭碗。
“新农机+新农技”助力减少损耗
这是一组引人深思的数据——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,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4%。这个损失降低1个百分点,就相当于增产2700多万吨粮食,够7000万人吃一年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近日联合发布的《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》测算显示,到2035年,若我国粮食收获、储藏、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1至3个百分点,实现三大主粮损失率减少40%,可降低三大主粮损失约1100亿斤。由此可见,节粮减损潜力巨大。
减少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,是遏制食品浪费的第一道关。在黑龙江,运用新技术、新设备、新工艺,加强集约、可持续、低碳的现代化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,已成为新农人节粮减损的聚力方向。
在粮食收获环节,田间收割是粮食损失最大来源。在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的北大荒集团红卫农场有限公司,收割机手张良宝向本刊记者展示了收获中减少粮食损耗的秘诀。
“用手机App跟收割机里的北斗导航系统连接,远程设定收割机运行和转弯的速度,就可以减少收获环节的损耗。”张良宝说,水稻倒伏会影响收割速度,也会加大收获损耗。收割机转弯时,可能会把倒伏的稻子压在车下,收割不起来。为避免这种情况,驾驶员需要经过大量转弯操作练习以控制速度,“现在通过远程操作收割机,人不用上车,速度更稳定了,收获质量也更高了。”
张良宝介绍,2020年,红卫农场收割机就开始加装北斗导航配套的无人驾驶、自主作业相关设备,粮食损耗率不断降低。
“除此之外,我们也对收割机进行了一系列改装,比如加长了收割机的滚筒筛,防止风把收割的粮食吹走。”张良宝说,收割机启动、粮桶一键归位等操作也由最初的机械、液压控制改为电磁阀控制,通过收割机上的电脑就可以一键操作,既减轻了劳动强度,也通过提升标准化程度进一步降低了操作误差导致的粮食损耗。
中储粮哈尔滨直属库矗立着一个个体积庞大的粮仓。工作人员正通过集中控制安全监管平台监控粮仓内的情况。中储粮哈尔滨直属库工程师史刚强介绍,从2011年开始,哈尔滨直属库陆续投入800多万元,应用了智能通风、集中控制安全监管平台和技防技控智能化收储系统等数字化技术,通过温度传感器和高清摄像头进行实时数据监测,实现了无死角安全管理。应用数字化技术后,每年可减少粮食损失300万斤以上。
在黑龙江不少地方,机收减损技术培训班相继开办,专家通过培训班普及农机减损常识。“现在赶上了技术发展的好时候,农机技术发展快,操作也更标准化,相信未来农业的发展一定对减少粮食损耗越来越有帮助。”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种植户周德华说。
在黑龙江不少地方,机收减损技术培训班相继开办,专家通过培训班普及农机减损常识。“现在赶上了技术发展的好时候,农机技术发展快,操作也更标准化,相信未来农业的发展一定对减少粮食损耗越来越有帮助。”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种植户周德华说。
遏制“大胃王挑战”闹剧
曾几何时,在“吃播”节目中假扮“大胃王”、一边胡吃海塞一边暗中催吐的现象,令一些直播平台成为餐饮浪费重灾区。2021年4月29日实施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》明确,禁止制作、发布、传播宣扬量大多吃、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。
如今,在多个网络平台输入“吃播”,搜索结果已难见“大胃王”身影,但在有的线下餐厅,诱导超量点餐的现象偶有发生。
“我们在对一家已经被作出警告处罚的餐馆复查时,发现一位顾客刚刚参加店内的‘大胃王挑战’活动。”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股股长王小民说。依据反食品浪费法有关规定,执法人员对当事人作出处罚,该麻辣烫店已停止相关活动。
“餐饮执法活动不仅能够督促餐饮店避免食品浪费,也能一步步扭转一些消费者‘多点菜才豪爽’的消费习惯,同时提升餐饮经营者的自律意识。”王小民说,现在餐饮单位都张贴了节约粮食宣传标语,厉行节约的文化基础越来越牢固。
宴会餐饮,是线下餐饮店浪费现象的重灾区。针对宴会餐饮浪费等问题,国家发展改革委4月10日公布《关于防止和减少餐饮浪费的公告(征求意见稿)》。
根据公告,有关部门对宴会套餐特别是酒店宴会套餐、单桌1500元以上(不含酒水)宴会套餐实行重点监管,适时抽查宴会套餐及套餐菜品是否明码标价、是否明白标量、是否质价相符、是否存在明显浪费情况,抽查餐饮企业是否违规设置最低消费。
专家指出,宴会餐饮浪费将成为下一阶段的监管重点之一,新规约束有利于从源头解决宴会餐饮浪费问题。
节粮应成为“新食尚”
倡导“新食尚”,是端稳中国饭碗的“后半篇文章”。可通过政府主导、行业引导、公众参与,在全社会形成“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”的“新食尚”。
网络餐饮平台是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环节。打开某款外卖平台App,在搜索栏输入“小份菜”,一栏标注着“简约适度,文明点餐”的专门窗口立刻出现在眼前。进入窗口,数十家提供“小份菜”的餐厅琳琅满目。
本刊记者在外卖平台浏览发现,不少店家提供1~2人套餐、多人套餐等不同选项,方便顾客按需灵活点餐。大部分“小份菜”的价格在10~20元不等,相比于堂食点餐的大份菜品,“菜码”变小,实惠不减。
越来越多的线下餐饮企业,也开始践行节约“新食尚”。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的一家主打牛坛肉的餐馆内,店员正向独自前来就餐的顾客推荐店内的“一人套餐”。
“有的客人觉得大份的牛坛肉比较贵,吃不完,我们就推出了这种一人份的肉、米饭和汤套餐,已经有挺长时间了,卖得挺好。”餐馆工作人员说。
践行节约“新食尚”,也应成为学校、单位食堂的共同遵循。2023年4月6日,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向社会发出“人人参与人人讲,人人节约人人享”反对餐饮浪费倡议,建议各类食堂单位加强宣传引导,将反食品浪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纳入干部职工和食堂工作人员入职、日常培训体系。
在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下,新举措正在强力刹住餐饮浪费行为。比如,在重庆,当地教育部门分学段编印《勤俭节约伴我行》专题教育电子读本,免费供中小学使用,学校将节约教育纳入课程体系,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2至3次与学龄段相适应的勤俭节约体验活动。
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说:“‘新食尚’的践行,需要更新观念,节约是珍惜资源,是时尚和美德,我们都应主动减少食物浪费,共同营造珍惜粮食的良好社会氛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