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 粮食要闻

收购活跃 惜售抬头 湖北优质中晚稻走高

2020年10月21日文章来源:原创文章

10月上旬,湖北省新季中晚籼稻大量上市。受强冷空气影响,省内部分地区出现大风降雨天气,给新季中晚籼稻的收割带来一定影响,出现了收购价格上涨较快、市场主体活跃、惜售情绪抬头等问题。为及时跟进市场行情变化,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赶赴主产区进行了实地调研。

当前收购市场的变化

企业反映单产、品质下降,惜售待涨情绪抬头。

一是会员企业反映单产下降。受7月份中晚稻生长期间汛情以及10月初收割季遭遇大风降雨天气影响,部分地区中晚籼稻单产下降,部分田块稻谷出现倒伏,有合作社反映单产每亩同比下降300斤左右。

二是整体品质较2019年下降。雨水天气影响带来稻谷水分含量偏高,出糙率有所下降,少数田地出现芽谷,“十一”期间收购的新粮以烘干粮为主,容易出现“爆腰”等现象,带来品质下降。同时,受低温雨水天气影响,“十一”后大量收割机往北方玉米产区转移,影响当地收割进度,加上外省储备企业轮换采购需求旺盛,粮源目前部分集中在经纪人和烘干企业手上,部分农民囤粮比例较大,出现卖方待价而沽、卖跌不卖涨的惜售心理。

优质粮源俏销,价格继续走高。一是原粮价格上涨。企业反映“两优”稻谷折标后价格达1.35元/斤以上,较今年开秤时上涨3~4分钱;“黄华占”稻谷折标后1.41~1.42元/斤,较今年开秤价上涨5~6分钱,同比上涨0.10元/斤以上。沙洋县某烘干企业反映,20%~30%水分的湿稻收购价格1.05~1.10元/斤,烘干后外销重庆储备企业1.44~1.45元/斤。二是少数地区干湿稻谷价格倒挂。据了解,部分地区20%水分的湿谷价格高达1.26元/斤,加上烘干成本后为1.37元/斤,已高于其他地区的干稻价格。三是收购价格高于部分邻省。据悉,目前河南“两优”系列当地车板价1.26元/斤,运至湖北1.33~1.34元/斤,安徽中粮等企业收购价格1.32元/斤左右。四是成品大米价格上调。据企业反映,湖北省“两优”大米出厂价格在2.05~2.10元/斤,“黄华占”大米2.20~2.25元/斤,比“十一”前上涨0.05~0.10元/斤,走货加快、订单增加。

收购主体活跃,收储、加工企业博弈加剧。一是市场主体构成有变。9月初湖北中稻开秤时省外储备企业竞相收购,需求主要以轮换为主,而目前加工企业表现较为活跃。受包仓轮换收购需求、沿海省份成品粮轮换加大力度、销区大米订单增加(近期沿海进口大米同比数量减少)、自身加工优质粮源需求加大等多方面因素推动,活跃程度较前期加大。二是市场主体采购态度各异。外省储备企业从上市初来湖北采购粮源的情形仍在持续,省内部分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粮油加工贸易企业采购积极,而考虑到经营风险,储备企业轮换收购趋于谨慎,预计今年的集中收购期可能延长至11月中下旬,市场主体博弈加剧。

影响后期走势的因素

天气、疫情及舆情等不确定因素。目前看来,天气转晴,农民抢收抢晒,粮食品质回升,对价格稳定有一定积极作用,如果收获期间再出现持续雨水天气,则不利于价格回落,同时,对于冬季会否有疫情反复以及宏观环境判断的不确定性等因素,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期市场行情。

市场余粮出售速度。据调研所在地烘干企业、经纪人反映,农户对后期稻谷价格上行预期也在提高,目前大多数有待价而沽的心理,同时外流粮源减少,市场仍有较大比例粮源。

政策性粮源投放。一是10月16日起国家将暂停托市中晚籼稻竞价交易,将减少陈粮对新粮的替代,利于新粮价格的高位稳定。二是受储存年份较长的稻谷转为饲料粮定向销售影响,部分可供流通的陈粮粮源减少,一定程度影响市场预期价格。

储备企业补库进度。从全国范围来看,上半年因调控市场需要,部分粮食储备企业出库同比增多,下半年稻谷补库任务同比增加,也将对市场构成一定支撑。

市场化收购资金影响。受制于市场化收购资金融资慢、融资难的问题,部分加工企业建立库存需求一旦饱和之后,收购活跃程度将相应降低。

后期市场走势判断

预计湖北省中晚稻集中收购结束后价格仍有下跌可能。目前,疫情叠加天气等不确定因素,收购时间可能会延长至11月中下旬,在轮换计划完成后,储备收购主体减少,中小型民营企业受制于收购资金压力,在建立一定的商业库存后,将会减少竞相收购行为,市场收购主体也会进一步减少,价格也会相应稳定并可能回调到开秤价附近。如果不出现疫情反复,预计12月下旬至明年1月上旬会再出现集中售粮。

部分企业认为,受市场优质粮源减少、2018~2019年国家政策性粮食销售底价较高支撑市场新粮价格、终端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,短期内优质稻价格还将在1.35元/斤以上的高位维持一段时间。整体而言,确保粮价在合理区间运行应该是中晚籼稻市场价格运行的整体方向,稻谷作为主要口粮品种,整体供需仍较宽松,国家将会更明确保安全、保稳定的思路。

信息来源:粮油市场报